搭建多元实践平台 锻造复合人才梯队——阿坝片区率先开展跨区域轮岗交流助力青年骨干成长成才
|
||||
|
||||
|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电建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加强青年员工多维度锻炼成长成才的决策部署,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阿坝片区党委主动谋划、先试先行,近期与云贵湘片区联合启动干部人才轮岗交流试点。旨在打破地域壁垒,为青年骨干搭建开阔视野、提升能力的实践平台,是片区公司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锻造符合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梯队的关键举措。 坚持前瞻布局,以跨域实践拓宽人才视野。片区党委深刻认识到“人才是第一资源”,并将青年人才培养视为关乎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针对青年骨干在单一岗位成长可能面临的视野局限、经验单一等潜在短板,片区党委秉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动态用人理念,敢于让优秀年轻干部“走出去”。本次轮岗交流精准聚焦能力提升需求,选派的2名青年骨干具有鲜明代表性:一位是专业技术过硬,拥有丰富运行管理经验和多次带领团队探索水库优化调度取得良好成效的高级工程师、总厂副厂长;另一位是长期扎根电力生产一线,运行经验扎实、多次荣获优秀班组长称号并参与多项获奖国重科研项目课题的运维班长。通过选派他们深入业务相近但管理风格、技术环境各异的兄弟单位,沉浸式参与其安全生产、班组建设、设备运维等核心业务,着力培养其跨文化适应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和综合管理潜能,加速推动青年骨干从“业务专才”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转变。 创新培养机制,以精准滴灌助力人才成长。为确保轮岗培养取得实效,避免“一派了之”的放养模式,阿坝片区着力构建全周期、精细化的培养机制。创新实施“双导师制”,由派出单位业务导师关注其长期职业发展,接收单位现场导师负责具体业务传授,形成“远程护航”与“现场带教”的双重保障。同时,配套制定个性化学习任务清单、定期成果汇报及期满综合考评机制,将轮岗交流过程转化为有目标、有指导、有反馈的系统化培养项目,实现对青年人才的“精准滴灌”。 强化激励导向,以实干实绩畅通成才路径。阿坝片区树立“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的鲜明用人导向,将轮岗交流作为发现、考察、锤炼人才的重要赛场。轮岗交流期间的表现和接收单位的评价将作为硬指标,纳入个人人事档案,并成为未来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这一机制有效打通了“培养”与“使用”的闭环,向全体青年员工传递出重视实践、崇尚实干的强烈信号,激发人才主动学习、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促进文化融合,以开放生态厚植人才沃土。此次轮岗交流,是对人才成长路径的一次系统重塑,既是业务能力的“淬炼场”,更是企业文化与管理智慧的“嫁接器”。通过人员的良性互动,有效促进不同片区间优秀管理经验、技术标准与创新思维的深度碰撞与融合,为阿坝片区的人才生态注入了源头活水。此举标志着公司正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性氛围,为“十五五”时期人才战略的纵深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刘开燕)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