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兼程二十载 砥砺奋进谱新篇
|
||||
|
||||
|
大渡河奔流不息,见证着时间的伟力与奋斗的荣光。二十年前,顺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浪潮,四川圣达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与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圣达水电有限公司扎根于大渡河畔,肩负起“开发清洁能源、奉献绿色能源”的时代重任。从沙湾、安谷两座电站的拔地而起,到如今“两站一中心”格局的成熟运营,二十年的风雨兼程,圣达公司用实干与担当,书写了一部壮丽创业史,成为了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能源中坚力量。 二十年,是时间的标尺,也是发展的刻度。圣达公司的成长轨迹,始终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从诞生之初承载中国电建水电投资战略布局的使命,到如今在四川省电力供应中扮演重要角色,公司发展的每一步都踏准了时代的节拍。沙湾水电站(装机4×120MW)与安谷水电站(装机4×190MW+12MW)相继投产发电,形成了稳固的“两站一中心”区域发电格局,负责的装机总容量占电建水电开发公司投运总装机的32%。截至目前,两站累计发电量已突破600亿千瓦时。这一串沉甸甸的数字,等效于节约标准煤近2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5000万吨,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注入了坚实的“圣达力量”,生动诠释了公司对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的庄严承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圣达公司的发展历程,是对这一理念的深度践行。在项目开发中,公司率先提出并实施“左侧河网保护与河流生境营造、右侧水电开发”的创新思路,突破了环境瓶颈,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共进。建设的安谷生态试验场,作为全国首个天然河网环境下的露天生态试验基地,成功创建了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和四川省科普基地。与高校、区政府携手,打造“政、学、研一体化”平台,年累计接待各地中小学生研学活动超6000人次,让生态文明的种子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累计放流珍稀鱼类超330万尾,探索出的“水电开发与生态和谐”之路,已成为行业典范。 面对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化与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圣达公司始终坚持以精益管理赋能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公司积极顺应形势变化,强化“精准营销”和“全员营销”,有效弃水电量持续减少,努力实现电量抢发、稳发、多发。通过深化提质增效,自主承接机组C修、推动存量贷款降息、盘活闲置资产等多措并举,节约成本超千万元;水电站大坝定检评价为A级,彰显了卓越的运营管控能力。 此外,公司还高度重视科技赋能与人才强企。真机动模试验台的建成投运、多项专利与软著的获取、全国电力行业技能大赛奖项的丰收,以及“三鹰计划”、“导师带徒”等机制的完善,共同构筑了公司持续创新的深厚底蕴。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攀升,收入分配激励导向鲜明,一支作风过硬、能打硬仗的“圣达铁军”正茁壮成长。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圣达公司二十年稳健发展的根本保证。乐山片区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以“双引双建”和“三色党建”为抓手,创建了“沫水青绿”特色党建品牌,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在“8.18”特大洪水抢险、成都大运会保电、移民尾工攻坚、税务风险化解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始终冲锋在前,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公司涌现出四川省劳动模范、集团先进女职工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形成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党建引领,已成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十年,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站在历史的交汇点,圣达公司已擘画“十五五”新征程的宏伟蓝图,面向未来,将以“四个聚焦”的奋斗姿态再启新程。聚焦“国之大者”,打造绿色能源新标杆,立足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目标,有序拓展新能源、储能等新兴领域,深化“水风光储”协同开发。聚焦创新驱动,抢占智慧能源新赛道,依托数字孪生、智能巡检技术,推动电厂全生命周期智慧化管理;联合高校院所攻关新型储能技术,将科创成果转化为核心竞争力。聚焦价值共享,绘就企地共荣新图景,以“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为纽带,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聚焦党建引领,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深化“党建+安全”“党建+创新”融合实践,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人才队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十年砥砺奋进,铸就辉煌;新征程号角嘹亮,再启华章。从大渡河畔的创业星火,到如今照亮一方的绿色能源基地,圣达公司用二十年的坚守与创新,诠释了央企的使命与担当。展望未来,全体圣达人必将在电建水电开发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集团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贡献更大的圣达力量! (责任编辑:刘开燕)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