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先锋72小时攻坚 确保巴拉水电站生态机组按期投产

时间: 2025- 07- 11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杜元洲、杨书 字号:[ ]

2025年7月4日18时56分,巴拉水电站中控室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党员突击队队长杨书指着屏幕上机组满负荷振摆数据,自豪地展示着胸前锃亮的党员徽章:“我们以超高精度,完成生态机组试运行!”这一刻,距离分秒必争的72小时攻坚战,正好三天三夜。

时间回拨至6月30日12时12分。当巴拉水电站首台机组以零缺陷通过72小时试运行的捷报传来,党员突击队员们已整装集结,星夜转战生态机组安装间。“首站机组收官,生态机组战场再亮剑!”7月1日18时55分,在建党104周年的历史时刻,这支钢铁队伍再立军令状,打响生态机组72小时试运行攻坚战,以精工守护绿电初心,用担当献礼党的华诞。

调试现场,党旗高高飘扬。50名党员突击队队员分成两个班组,24小时轮番作业,硬是将原本计划7天的并网调试周期压缩至3天完成。最危急的时刻出现在水导轴承毕托管不甩油故障时,队员们迅速采用水导轴承整体拆装方案检查故障,经过连续奋战24小时,确保水导毕托管在甩油盆高速运转中保持安全稳定。与此同时,另一组队员正在根据运行摆度进行精密的瓦隙调整,经过36小时不间断作业,最终将轴承运行摆度控制在0.08毫米以内,水平振动值控制在0.02毫米以内。这支刚完成首台机组投入运行的铁军,72小时内累计消除缺陷43项的攻坚纪录。

“守住0.10毫米盘车数据,就是守住我们的责任”党支部书记杨书将7月主题党日活动内容确定为生态机组72小时攻坚。7月1日18时55分,生态机组投入72小时试运行启动指令响彻生态厂房。作为技术总指挥,他带领由施工单位、生产厂商、并网调试人员和生产技术骨干组成的党员突击队,制定了严密的作战方案:做好精度防线,每1小时监测主机摆度、振动、温度等数据;设立党员责任岗,对试运行期间关键参数实施24小时监控。鲜红的党员臂章在控制室内格外醒目,成为攻坚克难的坚强保障。

这台生态机组,承载着绿色发展使命。机组专设生态流量动态调节系统,确保脚木足河463公里河道不断流,是足木足公司平衡能源供给与生态保护的战略工程。同时,公司投资1.28亿元建成国际先进鱼类增殖站,开展珍稀鱼种保护工作,成功突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川陕哲罗鲑子二代全人工繁育技术,近十年累计放流珍稀鱼苗130万尾。实施岸线生态固化工程修复河道12公里,推动设立大渡河上游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为流域生态保护筑起坚实屏障。

7月4日18时56分,试运行圆满结束。检测数据显示:各水工建筑物稳定,机电设备运行数据优良,4号水轮发电机组满负荷运行水导摆度最大值0.03毫米,下导摆度最大值0.08毫米,上导摆度最大值0.05毫米,各部位振动均小于0.02毫米,油温瓦温均在设计范围内。机电安装定子、转子组装圆度及轴线同心度远高于国家优良标准,机组运行振动摆度值优于同类型机组。

巴拉水电站属二等大(Ⅱ)型工程,生态机组装机容量2.6万千瓦,年利用小时为7412小时,多年平均年发电量1.927亿千瓦时,其建设对于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国家“西电东送”接续能源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巴拉水电站生态机组按期投产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