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守护点亮万家灯火
|
||||
|
||||
在海拔2700米的川西高原腹地,巴颜喀拉山脉的寒风裹挟着秋雨落向大地。但电站地下厂房内却热火朝天。机组轰鸣声中,运维人员目光如炬,手持检测设备,在错综复杂的管线间反复巡查每一个细节。“国庆期间保电就是保民生,我们一步也不能退!”运维班值长代磊的声音沉稳有力。这是他连续第三年国庆节坚守岗位,安全帽上的电建徽章彰显央企担当,在灯光照射下格外醒目。 凌晨4点,控制室内依然灯火通明。运维人员石洁昌紧盯屏幕上跳动的参数,反复核对运行流程中的关键数据,一边控制着整座电站机组发电功率,一边关注着输出的功率的变化,节日期间负荷波动大,必须确保每台机组运行平稳,这是为了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近期运行注意事项和要求。 窗外山峦寂静,室内鼠标键盘声与报文提示音交织成节日的特殊乐章。为保障节国庆假日的电网供给,团队提前10天完成了机组消缺工作,在雷电暴雨中穿梭排查缺陷,甚至一日三餐均陪伴在发电机旁。青年党员程鉴擦着满是水渍的安全帽笑道:“在高原上看国庆升旗直播时,觉得我们守护的每一度电,都是献给红旗的礼物。” 尽管地处“水电高原”,巴拉水电站的运维团队却以“零缺陷”为目标全力攻坚。国庆期间前,开展专项消缺行动:深夜11点,技术骨干吴书林带领青年突击队钻入机组内部,打着手电逐段排查开机前各项准备措施,发现并紧急处置了调速器接力器位移传感器故障;凌晨3点,党员工程师小周带队登上140米大坝,在秋意的寒风中完成泄洪设备光通讯故障处理,消除泄洪设备的潜在风险。“缺陷不过夜,隐患零容忍!”杨超指着刚刚取出活动导叶间卡住的木头说道。他的手套上沾满锈渍,安全帽下却目光如炬。一周内,团队累计完成7次设备巡检排查,处理缺陷23项,并在国庆前进行优化系统参数6处,保障了电能的稳定输送。 截至10月1日,巴拉水电站已持续安全运行96天,累计输送清洁电能近8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万吨。“国庆是举国同庆的日子,更是能源人的考场。”远在高原大山深处的生产人员望着远处山峰感慨,“当千家万户的灯火因我们的坚守而明亮,当绿色电流融入国家电网的脉搏,这就是我们水电人对祖国最直白的告白。”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