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网式排查守护移民新村“住得稳”

时间: 2025- 07- 21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李强、胡嘉勋 字号:[ ]

盛夏的阳光掠过沙湾水电站库区的水面,折射出粼粼波光。肖店移民新村的王大姐站在自家阳台上,望着远处盘旋的无人机,手里正择着刚从菜园摘下的苦瓜。“以前一到雨天就担心山体滑坡,现在有这‘铁鸟’天天巡逻,夜里睡觉都踏实。”她的话语里,藏着移民群众对安全最朴素的期盼。

这场让百姓安心的“守护战”,源于电建水电开发公司乐山片区一场持续一个月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行动。作为安谷、沙湾两座水电站的建设运营方,我们始终记得一个承诺 ——让近万名移民不仅“搬得出”,更要“住得稳”。

安谷水电站这个四川省重点工程搬迁安置的群众,大多居住在库区两岸、尾水渠周边。近日来极端天气频发,填方区域土壤松动、边坡排水不畅等隐患,像悬在头顶的“隐形石头”。

“必须排查清楚!”乐山片区公司的技术骨干们组成专项工作组。他们带着监测设备,对26个安置点和沙湾区福禄集镇展开“拉网式”排查,房屋后墙的裂缝、排水沟的淤堵、村口道路的沉降,哪怕是几毫米的异常,都被记录在排查手册上。技术员小李蹲在墙角测量,汗水顺着安全帽带往下淌,这样的场景,在26个安置点每天都在上演。

当技术精度转化为人心的安定,科技便有了最温暖的刻度。在沙湾区肖店移民新村上空,无人机如敏锐的“天眼”低空盘旋,这不仅是视角的升级,更是安全守护的质变。无人机与高精度摄影测量设备协同作战,结合GNSS基点与监测点,织就一张强大的感知网络。乐山片区公司以科技硬核赋能,将传统“点状、间歇、低精度”的监测模式,彻底革新为“面状、连续、高频、高精度”的现代模式。累计70余架次无人机航测覆盖20多个安置点,微小至毫米的地表位移也无处遁形。

从大渡河奔腾不息的江水,到库区点点温馨的灯火,安全是连接两者的无形纽带。乐山片区公司精确守护,默默承托起移民群众“稳得住”的朴素心愿,这守护是无声的,却足以在风雨来袭时,让每一个安睡的夜晚都拥有宁静的重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