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表风采】川江激流育赤子 戈壁长风砺初心
——记党代表王德明的奋斗足印

时间: 2025- 07- 11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李海龙 字号:[ ]

【编者按】电建水电开发公司第三次党代会即将召开,过去的五年,是公司发展历程中极具挑战、极为不易的五年,也是干事创业热情高涨、破冰突围气势如虹的五年。为充分展现公司各条战线党代表风采,融媒体中心推出《党代表风采》专栏,通过展示各级党代表忠诚履职、践行党员本色的先进事迹,展现他们在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科技攻关等方面的奋斗身影。公司全体干部职工要向身边党代表学习,汲取奋进新征程的榜样力量,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优异的工作业绩,迎接第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2021年9月,王德明主动请缨,告别川西熟悉的山水,一头扎进南疆的水电建设前线。这位从川西高原走向祖国西陲的党代表,带着川西人“山高不阻志”的韧劲,成为点亮天山南北的光明“接棒人”。

技术尖兵:于攻坚克难中彰显担当

作为一名运行“老兵”,王德明在水电运行一线打磨多年,技术早已纯熟。在小金川流域担任运行值长期间,他参与过春厂坝、杨家湾两座水电站的接机工作,更参与过大大小小三十余次检修,这份源于实践的深厚底蕴,让他在夏特电站接机重任面前有了十足的底气。

彼时夏特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在即,时间紧、任务重。面对220千伏双母线运行经验空白,机电安装、设备调试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等急难问题,初入新疆的王德明毅然担起重任,他克服干燥严寒气候带来的身体不适,带头扑进接机准备和现场调试工作中。由于未参与项目前期建设,他便每日早早到现场对照图纸比对研究,在技术资料空白处写满心得,只为更快熟悉现场设备构造。在设备调试期间,他带领团队成员白天记录各设备调试参数,夜间完善现场处置方案,梳理典型操作票,为220千伏升压站返送电和1号、2号机组并网试运行做足准备工作。

在技术攻坚最吃紧的环节,王德明带着生产运行团队连日驻守现场,共计协调优化解决设备缺陷60余项,最终克服了人员短缺、经验缺乏等困难,于2021年11月22日成功实现夏特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较预期提前了八天,在祖国西陲写下电建速度。

角色嬗变:从勤学肯干中凝聚人心

2022年7月,作为一名即将满十年党龄的老党员,王德明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感,迎来了岗位的跨越——调任公司党群工作部。从技术的攻坚者,转变为凝聚人心、引领方向的“领航员”,他迅速转换角色,将运行工作所锤炼的严谨、务实之风融入党建与纪检工作中。

从一线到党建,他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的理念,不断丰富自身,以一颗求知之心,和领导、“前辈”们沟通交流,汲取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精湛的业务技能和高效的工作方法。同时,他提出“周学习”机制,落实合规“两问”(即有没有制度遵循,符不符合制度规范),将学习反思嵌入工作开展全过程。全面推动部门工作规范化、高效化。

王德明常说:“运行值班要紧盯设备参数,思想工作同样要觉察人心的‘变量’。”为更好服务边疆一线职工,解决大家的急难愁盼问题,他借助“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一线现场,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建议,推动解决了夏特综合楼加装空调、营地宿舍楼更换窗纱、职工文体活动设施修补维护等共计三十余项,切实将活动成果转化为服务职工的具体举措。

作为一名从生产一线走出的党务工作者,王德明致力于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他以“双引双建”提升年为契机,积极打造“白杨”“胡杨”两个特色党支部,切实将党建与企业科技创新、电力营销、安全管理等重点工作深度融合。组织申报的1项群创项目获自治区优秀奖,提出的“党建+营销”工作模式,2024年,在电力市场化交易竞争白热化和“8·5”泥石流灾害的双重冲击下,通过市场调研,及时掌握有利信息,调整营销策略,实现盈利超过3000万,为天山雪域中的水电事业注入了源源动力。

代表心声:在步履坚定中丈量远方

当党代表的荣誉落在肩上,王德明深知责任如山。从川西高原奔涌的江河到帕米尔高原错落的冰峰,他带着水电人“江河不息,奋斗不止”的信念,在祖国最西陲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水电人的光,是机组发出的电,更是心中不灭的信念。”他言语朴素而坚定,“组织需要处,便是故乡;事业扎根地,就是热土。”

岗位在变,身份在变,唯有一个“实”字始终如一。从小金川的湍流到天山的冰雪,从技术尖兵到党群工作部主任,王德明的每一步都踩在公司所需的节点上。他将对党的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忠诚,转化为照亮前路的能量——在祖国西极的版图上,书写下为山河赋能的壮丽诗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