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绿电守护者点亮万家灯火
|
||||
|
||||
当城市的大街小巷挂满鲜艳的五星红旗,当千家万户沉浸在团聚的喜悦中,在祖国西南青藏高原的崇山峻岭间,有一群来自电建水电开发公司小金川流域的电力工作者正以最赤诚的方式为祖国庆生。严谨细致的值班表、设备巡检路线和安全生产记录,是他们用坚守诠释担当,谱写着一曲新时代的劳动者赞歌。 24小时“守屏人” 凌晨1点,月色笼罩着川西高原,小金川流域的群山已沉睡,春厂坝电站却依旧灯火通明。 “你好,我是春厂坝电站何瑞孝,1号机组水导轴瓦温度较高,排查水导轴承翻油正常,发现技术供水压力较低,我申请对1号机组技术供水滤水器进行手动排污。”值守长何瑞孝对着对讲机说完,拿起巡检用具,走进机组轰鸣的厂房。 一个半小时的巡检结束后,何瑞孝回到中控室,在值班日志上工整记录:“完成春厂坝电站巡视检查,机组三相电压、电流平衡,发现1号机组水导轴瓦温度55℃,较昨日同负荷下温度上涨了5℃,对技术供水滤水器进行手动排污后,1号机组水导轴瓦温度下降了3℃,仍需加强监视。” 中控室墙上,“安全生产,警钟长鸣”标语格外醒目。何瑞孝说:“越是节假日,越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国庆期间用电负荷变化大,电网调度频繁,我们监控的每一个参数,都关系着千里之外无数家庭的灯火通明。” 设备的“体检医生” 破晓时分,第一缕阳光洒在赞拉电站的厂房上。运维班组班长张向军已经带领机械专责和电气专责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今天我们的工作是开展赞拉电站的设备点检,严查‘跑、冒、滴、漏’现象,安全无小事,国庆保电是政治任务,但安全是底线,绝不能因为保供就降低标准。”班前会上,张向军的声音坚定有力。 上午10点,点检发现赞拉电站2T主变1号冷却器靶向流量控制器锈蚀渗漏现象。张向军立即组织人员切换水冷主变备用冷却器,准备备件、工器具,实施安全措施。经过1个多小时的奋战,渗漏问题成功解决。 张向军在点检表上打下一个勾,这样的勾痕在表上密密麻麻。“每一个勾都代表一份放心,我们多走一步、多查一处,设备运行就多一分安全。” 这位在阿坝片区工作了多年的班组长,对设备有着特殊的感情。“它们就像我的老伙计,哪个部位有什么‘老毛病’,什么时候该‘体检’,我心里都有一本账。” 月光下的光伏守护者 中秋之夜,皎洁的圆月高悬在木坡电站上空。清冷的月光洒在成片的光伏板上,也照亮了一线员工曾俊攀巡检的身影。 十月高原的夜晚,曾俊攀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厂区格外清晰。木坡电站海拔近3000米,入秋后,这里夜间室外温度接近零度。 今年,电建水电开发公司阿坝片区新建了园区分布式光伏项目,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注入了新活力,也为保障双节期间电力稳定供应增添了重要砝码,同时,巡检工作的范围也从原本的水电设备延伸至分散的光伏阵列。 “今年中秋国庆又没法回家陪父母孩子了,不过看着这些光伏板状态正常,想到能让更多家庭用上稳定的电,心里就觉得值。”曾俊攀一边仔细检查光伏板和逆变器的运行状态,一边笑着说道。他的话语朴素却动人,道出了众多电力一线员工的心声。 月光下,他巡检的身影与整齐排列的光伏板、高耸的出线杆塔、远处的绵延山峰共同构成了一幅动人的“保电画卷”。 特殊的生日礼物 在小金川流域,像何瑞孝、张向军、曾俊攀这样的电力工作者有近50人。他们中,有刚参加工作不久的“00后”,也有即将退休的老同志;有本地人,也有远离家乡的外省人。但这个国庆节,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光明守护者。 “这是我们对祖国最真挚的祝福。”阿坝片区负责人表示,“用坚守保障电力供应,就是我们电力人献给祖国最好的生日礼物。” 夜幕再次降临,小金川流域的座座电站亮起灯光,如同镶嵌在群山中的明珠。中控室内,监控屏幕上数据跳动;厂房里,巡检的脚步声依旧坚定;光伏区,手电筒的光束在板阵间闪烁。当国庆的烟花在远方的城市夜空绽放,当万户千家传出团圆的欢声笑语,这些深山里的保电人,正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守护着这世间最温暖的光明。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