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表风采】风向西极,胡杨扎根
——记电建水电开发公司党代会代表王学仁

时间: 2025- 07- 14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陈钰琴 字号:[ ]

编者按】电建水电开发公司第三次党代会即将召开,过去的五年,是公司发展历程中极具挑战、极为不易的五年,也是干事创业热情高涨、破冰突围气势如虹的五年。为充分展现公司各条战线党代表风采,融媒体中心推出《党代表风采》专栏,通过展示各级党代表忠诚履职、践行党员本色的先进事迹,展现他们在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科技攻关等方面的奋斗身影。公司全体干部职工要向身边党代表学习,汲取奋进新征程的榜样力量,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优异的工作业绩,迎接第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五年很短,短得如同克孜勒苏河上的浪花,追逐涡轮的一次翻转,水轮机在山谷间荡开的一次回响,在晨昏交替的光影里,悄然点亮的灯光。五年很长,长得足以让种子在荒漠戈壁扎根生长,让星火积成燎原之势,一步一阶,淬炼出沉稳的光芒,最终照亮“帕米尔高原”。

今年是王学仁来新疆乌恰的第五个年头,从忐忑出发,到越走越心安的笃定,作为电建水电开发公司新疆片区党委书记、董事长,他带领团队,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聚焦“水、能”主责主业,不断巩固乌恰“三站一中心”基本盘,打开企业发展新局面。

“水”的建设与运营

2020年,正值夏特水电站建设的关键期,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瞬间打乱了施工建设的节奏。工期的倒计时牌还在一天天翻页,而疫情防控的警戒线却越拉越紧。刚刚走马上任的王学仁站在工地前,望着时断时续的施工队伍,眉头紧锁——如何在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中,为工程建设凿开一条突围之路?这成了摆在他面前最棘手的难题。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考”,他迅速带领经营班子深入调查研究,积极了解疫情管控形势,与州县两级地方政府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协商,既当疫情防控的“守门员”,又做工程进度的“助推器”。根据疫情管控区域差异,通过建立“一人一档”健康监测、实施“两点一线”封闭管理、分区“归零为整”统一进场的解决方案,硬是在疫情的重重“围堵”中,为工程建设撕开了一道突破口,最终在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设之间走出了一条双赢之路,不仅守住“零感染”的底线,更让夏特水电站提前17天实现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险阻道道,道道突破。随着夏特水电站投产发电,克州新隆公司形成了“三站一中心”的电力生产运营格局。但随之而来的是新疆地区电力市场化交易竞争的日益加剧,如何有效保障企业经营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他面前的又一重大挑战。

“首要是高质量运营好公司已投产电站。”王学仁第一时间提出“上游电站协同服从下游电站调度”的优化运行策略,解决同一流域电站分属不同电力调度机构联合经济调度运行的问题,提高发电效益。同时,充分利用年初全停电(水)检修,对塔日勒嘎水库泥沙冲淤,扩大库容,保证水库长期安全运行。此外,他带领电力营销团队,坚持“量价齐保”总体思路,深度研读各项新出台的电力交易政策,准确把握政策导向和市场机遇,整合资源优势,研究制定参与市场化交易的有利方案,最终在外部环境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实现逆势突围,经营效益稳步向好。

“人”的培养与成长

克州新隆公司地处偏远的特殊区域环境,条件艰苦,广大干部职工远离家人、长期坚守,人心思动。“必须稳步推进片区人才属地化战略实质性落地,这是确保公司队伍稳定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这是王学仁进入克州新隆公司后一直坚持倡导的人才管理思路。

加强党建统领,聚人心。他积极推动打造新疆片区党委“三心聚三新”党建品牌建设,深挖品牌内在效应,充分利用项目周边的“红色资源”和“胡杨、白杨”区域元素激发职工“扎根的恒心”,聚焦“水、能”主责主业的行业优势激发“成长的信心”,以“三新”的时代使命和要求去激发“奉献的爱心”,形成公司和员工共创、共享成长成果的良好格局。

深化人才改革,强信心。“成为公司的‘人员’并不等同于成为公司的‘人才’”这是王学仁在干部人才会上强调的。他积极推动打造阳光公正的用人环境,让真正的人才有用武之地。通过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优化人员结构,紧紧围绕“引留育用”核心环节,不断完善和改进人才属地化工作体系,把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创造力和内生动力。近两年,通过公开竞聘方式,6名“90后”属地化员工走上中层管理岗位,占中层干部总数的37.5%;新隆总厂10名竞聘上岗的班组长均为“90后”属地化员工,多位骨干人员正在轮岗锻炼,涌现了一大批在各种技能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业务骨干。

“能”的优化与调整

“为保证企业后续发展的潜力,必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保持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这是王学仁给干部职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作出的强调。如何实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并让“产业援疆、开疆拓土”步伐走得更稳,是他始终思考的课题。

优化能源结构,掌握发展主动权。他结合“流域、梯级、滚动”的水电开发优势,立足克孜河流域“三站一中心”基础,以与乌恰县政府签订的“沙、戈、荒、风、光、抽”综合能源基地投资建设协议为契机,探索推进水、光、风、蓄项目配套建设,布局克孜河中游清洁能源基地。同时,积极推进八村项目核准以及克孜中游河段流域重新规划和玛尔坎苏河流域规划,全面参与流域能源结构优化进程,不断提升战略话语权与参与度。

推动资源拓展,赋能可持续发展。他立足新疆地区新能源项目资源禀赋优势,牵头开展多轮专题研讨论证,带领团队多次开展实地调研考察,深入了解区域项目开发政策、土地使用规划、电能消纳和送出通道建设等情况,精准研判开发前景,有效防范企业投资风险,积极拓展企业成长空间,探寻发展的无限可能。2021年,随着中电建(新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片区突破传统水电发展“束缚”,进军抽水蓄能新赛道,为构建立足乌恰、辐射全疆、协同高效的新发展格局,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风向西极”是方向,是信仰;“胡杨扎根”是行动,是生命。回望五年,王学仁如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向上生长,向下扎根,带领新疆片区全体干部职工在祖国西极,培植出更加繁盛的胡杨。

王学仁带队开展夏特水电战引水隧洞冲水前检查(右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