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先进同行 与水开共进】从隐患中“抠”出安全的“设备守护神”
——电建水电开发公司2023—2024年度优秀共产党员侯天元先进事迹

时间: 2025- 07- 11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胡嘉勋 字号:[ ]

在电力生产一线,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三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用专业与担当守护着万家灯火。他就是电建水电开发公司2023—2024年度优秀共产党员侯天元同志,一位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故事的电力人。

2025年初春,山东泰安寒意刺骨,气温低至零下9度。侯天元裹着简单的行装,站在2号主变庞大的身躯前。2000公里的奔赴只是起点,整整两个多月,他像钉子一样“钉”在返厂改造现场。当所有人的目光聚焦于核心部件时,侯天元却用近乎苛刻的专注,在蛛丝马迹中捕捉到了重大隐患——绝缘纸板在漏磁作用下正悄然过热。这个发现,阻止了一场足以烧毁变压器、瘫痪区域电力供应的恶性事故。

这并非偶然。在侯天元三十年电力生涯的字典里,“隐患即命令”是刻入骨髓的职业信条。

今年安谷水电站2号机组A修中,检修团队测量定子穿心螺杆绝缘电阻的数据看似正常,侯天元却敏锐捕捉到其中4个数值微妙的异常。他连夜协调各方,深入抽样检查。在他人眼中也许只是“微小偏差”,他却执拗地看清了背后潜藏的螺栓松动风险——那是足以威胁整台发电机组安全运行的致命隐患。

当机组集电环被不慎划伤,常规方案意味着昂贵的外送加工与漫长的停机等待。面对“白花花的银子化成水”的痛惜,连续通宵后的侯天元站了出来。他创造性地提出利用机组空转考瓦温的间隙,以细油石在旋转的集电环上现场研磨。整整两小时,在高速旋转的设备旁精准操作,硬是以零成本、零延期的“土办法”,化解了碳刷接触不良而打火的风险。这不是简单的技术替代,而是对设备极限与运行规律深刻洞察后的智慧闪光。

侯天元的战场,远不止于故障的应急处理。他更是一位勤于思考、善于转化的技术革新者。

当“安谷水电站1-5号主变漏磁过大”这个困扰多年的痼疾反复发作,导致油箱跨接片烧损、热点温度超标时,侯天元没有停留在修修补补。他沉下心来,广泛收集设计图纸、运行数据、试验记录,最终凝结成一份厚重的《安谷水电站1-5号主变压器运行异常现象技术分析报告》。这份报告不仅精准定位了厂家制造缺陷的根源,更成为后续一系列重大专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首台2号主变的成功改造,为整个水电站主变系统的安全运行奠定了基石。

他自主研发的“GIS气室微水超标处理系统”,一举攻克了困扰公司十年的技术顽疾,节省后期维护成本超50万元;他撰写的“基于大中型油浸式变压器运行状态参量集成模式下的智能分析与诊断方法研究”,为行业提供了专利级的解决方案。

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价值,不仅在于解决今天的问题,更在于照亮后来者的路。

作为扎根一线的党员,侯天元把三十年积累的经验视作公共财富。他编写的《抽蓄电站设备主变压器采购技术规范》《水轮发电机集电装置更新基本步骤教案》等17份教案与题库,成为电建水电开发公司珍贵的技术传承载体。当四川省电力行业协会组织技术标准评审时,他以专家身份提出的多条建设性意见获得高度认可。从现场到讲台,从个案处理到标准制定,他以知识共享的无私姿态,完成了技术火种的接力传递。

在侯天元心中,设备安全运行的背后是万家灯火与社会脉动。他的工具箱里,除了万用表、扳手,更有一份沉甸甸的信念。当面对外委单位可能影响设备质量的选择时,他敢于“唱黑脸”、顶压力,将原则置于人情之上。“排除干扰,勤勤恳恳做好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这朴素的自白,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在新时代对“国之大者”最具体的担当。

在高温炙烤的机房或滴水成冰的户外,侯天元俯身聆听变压器运行的“心跳”。这专注的姿态,正是中国电建一线工程师们的缩影,他们不追逐聚光灯,却在机器低鸣的深处,以智慧校准安全的准绳。他们用日复一日的精密守护,将新时代的故事,熔铸进每一度安全抵达的电能之中。这无声的战场,虽无硝烟,却托举着电力能源最基础的运行安全。

工作中的侯天元

(责任编辑:刘开燕)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