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公司要闻

【抗震救灾在行动④】在抗震救灾中彰显共产党员本色

时间: 2022- 09- 08 信息来源: 本站 作者: 刘开燕 许力文 字号:[ ]

大灾大难面前,“党建引领”彰显出强大的领导力和号召力,“双引双建”“三色党建”使企业各方更具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泸定地震发生后,电建水电开发公司雅甘凉片区党委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立即成立松林河公司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启动地震灾害事故应急预案Ⅰ级响应,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迅速行动、迎难而上、用担当和奉献筑起抗震救灾坚强防线,自觉践行央企责任。

临危不惧

值班员工回忆起地震时,都表示“心脏蹦蹦跳,太恐怖,吓得脚软”、“惊出一身冷汗”、“这是距雅安芦山地震经历过的最恐怖的时刻”,至今想起来都感到后怕,但当时的他却时刻在提醒自己保持头脑清醒。

运维工程师庞选文对发生的地震仍心有余悸。9月5日12时52分发生地震的时候,庞选文正在大金坪中控室指导当班运维人员进行定期闸门轮换工作。

“突然,感觉整个厂房都在摇晃,地板上震感最明显,人走路都有些站不稳,这次并没有摇晃几下就停,而是持续了二十秒才稳定下来。”12时53分大金坪湾、洪两坝闸首失电,庞选文大喊一声道,“不好!地震啦,胡伟马上把员工带到应急疏散点,并启动柴油发电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疫情当前,地震当下,这里就是我们的战场,作为值守运维工程师,我应勇挑重担!”恪尽职守,将电站安全运行刻在心中,这是发展对象庞选文的真实写照。

13时1分,中控室值班人员外所有员工及物业均撤离至应急疏散点,并第一时间启动地震及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13时2分,远方启动柴油发电机成功,庞选文安排蔡晓琴继续操控闸门,成功避免因闸门操作不成功下泄流量增大对下游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威胁。

顶住压力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党员必须冲锋在前,当排头,做表率!”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一名共产党员在特殊时期的担难担重。顶住压力,让驻守职工吃住无忧,这是党员杨亮亮、刘成荣的责任担当。

“去洪一电站前池,每次都是坐车上去,你说熟悉呢,走路上去,我还是第一次。”杨亮亮调侃的说道。地震刚过不久,面对未知的余震,此时的他们心里也有点发毛,几公里的山路走下来,已经是上气不接下气了。

下午地震发生后,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作为松林河总厂负责人的杨亮亮第一时间安排人去前池排查。前池事故闸门是在电站事故情况下,用于紧急切断水源以保障电站厂房安全的第一道管关卡,它的机电设备至关重要。

17点30分,“杨厂长,排查人员上去了,因为地震石棉县实行交通管制,车辆不能通行,现在下不来了,怎么办?”维护班长刘成荣急在对讲机那头冲冲地汇报道。

“地震后,前池必须要有人驻守,保证设备安全,我安排的人,我来负责,一会我带些方便面、被褥等日用品上山。”杨亮亮一脸坚定的说到。

18时30分,收拾好一些日用品和被褥、方便面,天已渐渐暗了下来,杨亮亮和刘成荣就上山了。

团结一心

夜里,山里没有路灯,杨亮亮和刘成荣一人握着一个小电筒,一开灯无数的飞蛾就往脸上扑,山路在傍晚显得特别陡峭,他们摸着黑,小心翼翼的沿陡峭山崖小道摸索前行。

地震过后,山上不断有石头滚落。虽然只有几里山路,但他们早已满头大汗,前池值守人员李清贵看见两人先是震惊然后是感动,还有一小段山路必须蹚水过去,看见两人湿了半截的裤子,狼狈不堪的样子,他心里既是心疼又是过意不去,最后激动的把杨亮亮和刘成荣的手握着,不停的说着谢谢。

“我远远的看到夜里的灯,就在猜想是不是你们来了,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李清贵激动的说道。

21时30分,送完物资,杨亮亮和刘成荣两人又连忙赶回洪一水电站,安排现场人员齐心协作,合理分工处理起其他工作。

此时的余震的风险仍在,电站现场信号中断,而他们脑子不断的在想着还有哪些危机没有解除,然后互相鼓励、互相提醒,争分躲秒抗震救灾。

党员带头加强值守,一线员工都坚持在工作岗位,各自奔赴自己的工作,积极投身到维护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和逢停必检工作中,做电力保供的“守护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我们没有办法阻止灾害发生,只有做好自己最本质的工作,才能掩盖心中的那份牵挂与不安。”这是松林河总厂驻守保电党员集体的初心。

一面面党旗迎风飘扬,一枚枚党徽熠熠闪耀,“电建蓝+中国红”成为了灾区最靓丽的色彩,也成了灾区群众温暖的港湾。

公司党员抢修10kV金湾线


清理余震后的沿路落石


发电机组轴承冷却水管路漏水处理

(责任编辑:刘开燕)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