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照耀中国,我辈当自强
|
||||
|
||||
1921年,上海,中国共产党在这儿成立,然后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席卷全中国。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10年动乱、改革开放,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100年。几代共产党人的前赴后继,为建设新中国,投身革命,为理想英勇牺牲;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卧薪尝胆,夜以继日,共产党人用坚贞的共产主义信念,为中国之崛起保驾护航。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911年的中国,军阀混战,中国大地上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老百姓为了吃饱饭,保住性命,日夜奔波,疲于奔命,为了生存,何以谈理想?而14岁的周恩来却掷地有声的说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他的理想。落后就要挨打,覆巢之下无完卵,国家的羸弱,注定无法保全小家的幸福生活,14岁的周恩来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年少定下初心,在那风雨飘摇的岁月,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坚持了他的信念,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中去,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终身,为后来者创造太平盛世,承载千千万万人的理想,理想照耀中国,而我辈当以先辈之精神,自强不息,奋斗终身。 两弹一星,最美奋斗者 他们是历史选择的一代人。为了保卫国家安全,根据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国际形势,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果断地作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杰出的科学家,怀着满腔的热爱,义务反顾地投入了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去。他们是创造历史的一代人。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处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的宏伟事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两弹一星”成就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保证了中国长治久安的国际环境。以25位卓越科学家为主的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无私奉献,实现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让多灾多难尽百年的中国从此站立了起来,挺直了腰杆。 “心系中华,有所作为”,中国企业的成长史 “心系中华,有所作为”,从华为名字由来诞生可以管中窥豹般的了解到这是一家具有爱国情怀的企业。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军人出身,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下,公司成立于1987年,在当时国外垄断大多数通讯设备市场的形势下,华为从成立以来就保持了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持续的创新,科研经费的大力投入,不断攻坚克难,最终成长为了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华为的成功,代表着这一代中国企业家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在,怀揣着“心系中华,有所作为”的理想,通过勤劳,汗水、智慧,奋斗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让中国的企业屹立于世界企业之林,让中国人民为拥有这样的民族企业而感到自豪。 “山河美姑”承载理想的沃土 2009年,大学毕业,怀揣着对工作的憧憬,我们这一批20余人,从全国各地汇集到了大凉山腹地以当地河流命名的水力开发公司“四川美姑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公司的生活营地就坐落在美姑河旁的开阔的山坡地上,一眼望去,美姑河水像一条蜿蜒的长蛇,在峡谷中穿梭,流向远方。不期而遇的一群年轻人,挥洒着汗水,夹杂着喜怒哀乐,投入了紧张忙碌的工作中。2011年坪头电站的顺利并网发电,2021年柳洪水电站累计安全运行5000天,伴随着美姑河公司深耕凉山18载,当年扎根在此的青年已然成长,成为了各专业的骨干,“山河美姑”承载了青年们的最初的理想,他们用双腿丈量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绘制出属于自己的蓝图,从这片大地上汲取养分,让理想插上翅膀,成就一个个属于自己的未来。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100年光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革命先辈们用鲜血、用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们,穷全员之智,取各家之长,让中华民族挺直了脊梁。“心系中华,有所作为”的民族企业华为,在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下,积极进取,持续创新,打破了外国企业信息技术的垄断局面,是新形势下中国企业的代表。“山河美姑”的一群年轻人,扎根深山,投身于水电事业中去,于10年如一日,是当代水电人的一个缩影,我辈男儿当自强,逢当今之盛世,让千万个平凡的理想汇集起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不负韶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到来。
作者:黄飞雁,男,四川美姑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经管部副主任。 (责任编辑:刘开燕)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