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党恩涌泉相报,跟党走一生无悔
| |||||
| |||||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不知不觉我到公司上班已两个年头。这两年来我一直驻守在电力生产一线,在党组织和公司的关怀下努力学习、认真工作,不断钻研生产技术,提高技能水平,从一个电力生产小白,到电力生产行业的入门者。 我来自攀枝花市盐边县温泉乡的一个小山村,虽然那里有着极为充足的阳光和雨水,有着形状奇异的山峦和深谷,是一个有着绝美风景的地方。但在2015年前,那是一个十分贫困的地区。绝美的风光并不意味着更多的粮食和收成,相反,由于山高路远,土地贫瘠,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生活艰苦,无法与外面的世界交流贸易。只能吃着山里出产的荞麦、苞谷,土豆,常常吃不饱、穿不暖。据驻村干部统计,截止2014年9月,四呷左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104户538人,贫困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35%,是温泉彝族乡贫困人口最多、幅员面积最广、扶贫任务最艰巨的贫困大村。 跟我同龄的孩子,大多都小学还没毕业就辍学了,因为在他们或者他们的父母看来,帮家里面多挑几桶水、多砍几捆柴或者多放几天羊比多认识几个字更靠谱。我之所以没有辍学,得益于我的父母,虽热他们学过的知识并不多,但是他们始终认为,读书才是我们唯一走出大山的出路,因此在最忙最累的时候他们都没有让我们三姊妹放弃学业。但家里面的条件最多只能供我到初中毕业,因为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补贴学费,到了高中的时候父母就担负不起我们三姊妹的读书费用了。 还好,从2015年开始,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开始落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绝不让一个民族掉队,绝不让一个地区掉队。”在精准扶贫的几年间,我的村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屋后矗立的大山改变了模样,潺潺蜿蜒的小溪带走穷时光,被大山阻隔的公路通了,透风漏雨的土坯房变成了坚实温暖的砖瓦房,家家都买上了液晶电视,老人们都说,做梦都没梦到过这么好的生活! 得益于精准扶贫政策,我顺利考上大学继续学习,并在学校党组织的培养下成为一名的中共预备党员。我的思想与眼光也变得越来越开阔,不再满足于改变自己贫困的家庭,而是想着要成为一个能够回报社会回报党和国家的人。2019年7月,我顺利完成学业并找到了一份十分喜欢的工作,成为了四川盐源甲米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的一员。 来到公司后,在领导的关怀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很快融入公司这个大家庭,从一名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变成一名能够熟练操作设备、进行简单故障处理的机械维护员,再成功转型成为一名运行值班员,能够独立完成厂房日常巡视检查工作,在机组检修的时候也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和配合同事们一起完成一些比较困难的工作。在公司的两年,我感觉自己成长的非常快,工作中,同事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灼心,都会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感觉没有克服不了的;生活中,我节俭节约,用自己的工资给家里面添置了几样大家电,条件越来越好。未来可期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是一名普通的党员,也是众多贫困村中走出大山的一员,因为党的政策才有如今美好的生活。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认真学习、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公司的发展挥洒自己的汗水、贡献自己青春,用实际行动为建党100周年献礼。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也会用我的真心、真情为家乡做我力所能及的事,回报社会,以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践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无悔一生。
作者:杨国才,男,四川盐源甲米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值班员。 (责任编辑:刘开燕) |
【打印】 【关闭】 |